很多家长对于志愿填报真的是一知半解,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都不了解,下面一起来看看志愿填报必知的七大常识,你知道几个呢?

  1、高等院校分类

  普通高校的分类是招生录取中批次划分的参考依据之一,也是考生填报志愿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按办学层次划分:可分为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等。

  2.按办学体制划分:可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新体制独立学院)。

  3.按隶属关系划分:可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其它部门所属高校、省(区、市)所属高校以及行业所属高校等。

  4.按办学水平划分:可分为“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等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一般大学。

  2、211高校和985高校

  1.“211工程”高校:按照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目前全国有112所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院校。

  2.“985工程”高校:教育部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39所国内一流的知名高校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由国家、地方以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

  3、公办大学、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

  列入招生计划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独立学院都必须是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

  1.公办大学:由国家举办的学校。

  2.民办高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高等学校。

  3.独立学院: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属民办性质。

  注意: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学校的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的待遇是一样的,但一般学费高于公办学校。

  4.招生计划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根据招生计划来填报自己的志愿。高校在每年填报志愿前都要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本校的分省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中包括计划的类型,比如:定向与非定向;学校的办学层次,比如:本科、专科(高职)等;专业的科类,比如:理工类、文史类等;学制,即在校学习的年限;以及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收费标准等。

  5.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全省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投档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招生院校只能在本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录取考生,只有高考特征成绩达到或超过批次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可能被投档到高校,由高校选择录取。由于重点高校都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因此本科第一批次的控制分数线又被称为“重点线”和“国本线”。相应地,本科第二批控制分数线又被称为“省本线”和“本科线”。

  6.院校调档分数线

  院校调档分数线又称调档线,是指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分数线。省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特征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投档,自然形成调档分数线。

  通常情况下,许多院校调档分数线往往高于批次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院校调档分数线等于批次线。一个考生在升学志愿中选报了某高校,能不能被录取,首先取决于他的成绩是否达到了这所学校的调档线。只有进入调档线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但进入调档线的考生不等于一定被录取。这是因为现行的招生规定赋予了高校择优选择的权利,所以各高校的调档线是按照多于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划定的。

  7.院校最低录取分

  由于院校在提档过程中是按照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一般在1:1.2以内)提档,因此,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必然会有考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被录取,那么被录取考生的最低的分数即为最低录取分。一般这个最低录取分都是大于或等于院校提档分数线,但有时自主招生、定向就业生、少数民族预科等特殊类型招生由于招生政策所致,会使院校的最低录取分下降。对此应区别对待。